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热点
  • 娱乐
  • 焦点
  • 综合
  • 百科
  • 探索
  • 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二氧化碳有哪些测量方法标准? 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二氧化碳有哪些测量方法标准? 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

    发布时间:2025-05-12 07:39:51 来源:星航云栈 作者:知识

     

    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生态环境及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文明直接测量是核算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和数据支撑,本文将对我国现行二氧化碳测量方法标准进行梳理。建设

    (1)国家标准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6-2017)由气象部门提出,工作规定了使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测量环境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中氧准方法,适用于开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化碳测量,在非污染大气下,有测其测量精度应小于0.1×10-6mol/mol。量方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2015)由气象部门提出,法标规定了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气相色谱在线观测方法。生态

    《气体中一氧化碳、文明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建设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8984-2008)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规定了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工作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氢、中氧准氧、化碳氦、氖、氩、氪和氙等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项测定,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总量(总碳)测定。

    《固定污染源排气汇总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由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规定了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原理为用不同的吸收液分别对排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根据吸收前、后排气体积的变化,计算出该成分在排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2)行业标准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QX/T 429-2018)是气象行业标准,除规定了利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观测二氧化碳方法外,还对观测系统、安装要求、检漏与测试要求、运行和维护要求、溯源及数据处理要求等做了规定,适用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的在线观测和资料处理分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870-2017)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测定下限为0.12%(2.4g/m3)。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无机有害气体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为定性半定量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现场应急监测,以及筛选、普查等先期调查工作,方法检出限1mg/m3,测定下限4mg/m3。

    《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NY/T 1700-2009)是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实验方法,适用于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法》(QX/T 67-2007)是气象行业标准,规定了本底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非色散红外测定方法,适用于本底大气瓶采样样品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GBZ/T 300.37-2017)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1%。

    综上,我国气象、生态环境、农业、职业卫生及石化工业等部门均提出了二氧化碳测量方法标准,涉及到的方法原理有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非分散(不分光、非色散)红外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及奥氏气体分析仪法等。这些方法根据原理、采样方式、样品基质及特性不同,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

    其中农业、职业卫生及石化工业的二氧化碳测量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产品组分、职业防护等特定领域问题,从温室气体测量角度出发,在环境大气方面,气象部门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测量方法体系,以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6-2017和QX/T 429-2018)和气相色谱法(GB/T 31705-2015)为主,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920-2017)仅适用于应急监测;在污染源废气方面,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了非分散红外法(HJ870-2017),而奥氏气体分析仪法(GB/T 16157-1996),由于测试精度以及现场工作便利性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多。

    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测量领域,与环境大气二氧化碳测量方法体系相比,污染源废气仅有一个手工测量方法,无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而“碳源监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国际上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有“排放因子法”与“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直接测量法在精确度上优势较为明显,也是排放因子法中“排放因子”的基础来源。下一步,可以现有方法标准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完善方法体系,构建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源、汇观测网络,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测量支撑与保障。

    资料来源:北极星大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红外

    • 上一篇:宿松县“爱满松兹·八段锦亲子健康活动”圆满举办 宿松新闻网
    • 下一篇:团宿松县委开展“朝夕共腊八•赤诚爱老心” 志愿服务活动 宿松新闻网

      相关文章

      • 金寨⇋上海列车!正式开通
      • 地黄资源化学研究进展(一)
      • 蛋糕里有剪刀  沃尔玛旗下门店被罚
      • 班尼路服饰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5万元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日内瓦将继续进行
      • “铁拳”行动 | 陕西安康:“铁拳”行动查办市场领域违法案件741件
      • 深圳:“一月一专项”打造“放心消费在大鹏”
      • 以科技铺好产业发展路,广州全力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 冲刺赛车物语2车手技能搭配攻略最强车手技能选择与培养指南
      • 廉江: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腾飞

        随便看看

      •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
      • 全文来了!《2024 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 重庆:全力护航高考 答好“食安卷”
      • 春节假期新茶饮“热辣滚烫”,最高销量增幅超800%
      • 节后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 喜讯!2023“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公示,中山45个品牌入选
      • 拜耳会将吡氟草胺引入北美市场,用于防治苋菜藤和芒苋
      • 聚合硫酸铝催化合成双氰胺
      • 珲春: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 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携手罗定市生猪产业园,共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二氧化碳有哪些测量方法标准? 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星航云栈   辽ICP备97645398号sitemap